新闻资讯
Supervision training
联系我们
服务热线:0512-66208178
微信平台:restembio
邮箱:services@restembiotech.com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0
-
12
-
31
在所有的慢性病中,高血压以总患病人数2.7亿之多,高居榜首。 根据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(2015年)》显示,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5.2%,也就是说,每四个成年人中,就有一个患有高血压! 但有人说,只是血压高点,也没啥感觉,有必要吃药吗?是不是一吃药就得吃一辈子?今天,我们就来说道说道。高血压只是血压高吗? 高血压也称血压升高,是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高于正常的现象。高血压常被称为“无声的杀手”,大多数患者可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发病,并且血管壁长期承受着高于正常的压力会导致冠心病、脑卒中等严重疾病。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原发性高血压,我们还要考虑到血压升高是其他疾病的一个表现。在表现为高血压的患者中,5%是由于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血压升高,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,这类高血压可通过治疗导致血压升高的疾病而得到根治或改善。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疾病包括:肾脏疾病、内分泌疾病、结缔组织病、心血管疾病等。其中前两者最为常见。肾脏疾病,如各种急慢性肾炎、肾血管狭窄等;内分泌疾病最常见的是肾上腺疾病,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、嗜铬细胞瘤、皮质醇增多症等。 也就是说,只有逐一排查完毕,确定没有其他原因,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,即高血压病。 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,涉及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、年龄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,其中70%-80%高血压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。随着高血压危险因素聚集...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0
-
12
-
18
说到糖尿病,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。近年来,糖尿病的患病人群不断扩大,年轻化趋势也日益明显。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,目前已成为继肿瘤、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。 很明显,作为身体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,血糖或高或低都不行,低了供能不足,高了伤害器官。那么,人体为什么会出现血糖升高或降低的情况?血糖又是如何自我调节的? 血糖的来源与去向 我们常说的血糖,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。葡萄糖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,也是能量的重要来源,人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糖来提供能量,为各种组织、脏器正常的运作提供动力。 要想知道血糖平衡是如何维持的,首先要分析血糖的来源与去向,见下图:图片来源网络 在正常情况下,人体血糖含量保持动态平衡,在4.0~6.1mmol/L之间波动,最高不超过9.1mmol/L。血糖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,进而保持人体健康有重大意义。 血糖的平衡失调时,可导致人体出现多种疾病症状。 ① 当血糖浓度低于0.5-0.6g/L时,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(四肢发冷、面色苍白、出冷汗、头晕、心慌等)。 ② 当血糖浓度低于0.45g/L时,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(除早期症状外还出现惊厥及昏迷等)。 ③ 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.3g/L时,出现高血糖症状。 ④ 当血糖浓度高于1.6-1...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0
-
12
-
11
根据国家卫生部的统计,癌症是第二位人口死亡的原因,第一位是心脑血管病。 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发布的《全球癌症报告2018》数据,2018年全球将有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。该报告还预测:全球癌症病例将呈迅猛增长态势,到2035年将达到2400万人。相比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数据,中国癌症发病形势更为严峻。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《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》显示:2012年新发癌症病例数309万例,250万人死亡。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,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。到了2017年2月新发统计显示,2013年新发癌症病例数368万例,较上一年增长了19%! 癌症防治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。图片来源网络癌症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每个人都是一个细胞的王国,不同类型的细胞履行着各自的职责。为了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,细胞们严格遵循着分裂、衰老和自然凋亡的自然法则,不能无限地复制。这就是我们的身体,几十万亿个细胞们爱岗敬业,各司其职,一起“建设文明富强的和谐社会”。 然而,不可避免的是,就像每个社会总有“坏蛋”一样。人体这个细胞王国里,也会出现一些不听话的细胞。它们或许是因为自身DNA复制的时候出现了错误,或者是受了激素、紫外线、有害化学品、病毒等等的刺激而导致细胞基因突变,导致细胞分裂变成癌细胞。 癌细胞≠癌症。癌症形成过程 我们的身体每天至少将产生大约6000个癌细胞,散在于血液和器官组织...
来源:
发布时间:
2020
-
12
-
02
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有多可怕? 2018年1月,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《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(概要)》指出,我国心血管病(动粥病)现患人数为2.9亿,平均每天死亡9590人,约有300多万人死于心血管病,占总死亡原因的41%,居各种疾病之首,成为严重危害国人健康的“第一大杀手”。 动粥病的可怕不不仅在于其高致死人数,更危险的是,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像“不定时炸弹”,一旦破裂,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,导致急性心肌梗死、心脏性猝死或卒中,危及生命。 我国是全球动粥病高发区,且近些年有年轻化趋势。关注血管健康,已经成为全民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。然而,仍有很多人对动粥病的认识存在偏颇。本期小编为大家科普动粥病的发生及预防。图片来源网络堵塞血管的不是垃圾 其实,血管里并没有垃圾和毒素,准确地说,有的是代谢废物。代谢废物是细胞在新陈代谢时产生的,会随着血液运输到特定器官,最终排出体外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氨基酸的代谢产物,它们是在合成身体必须的蛋白质时产生的,包括尿素、胍类化合物、酚类等。 正常情况下,代谢废物都会由肾脏「清理」出去,并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。通过多喝水,就可以加速肾脏对它们的排出速度。 真正堵塞血管的是我们熟悉的一种营养物质——脂类。炎症:血管堵塞的诱因 但也并不是说摄入过量脂类就会导致血管出现堵塞,动脉斑块的形成与炎症有着直接的关系——大量研究证实,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过程。 &...